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药剂学科创建于1936年,2007年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其前身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药学专修科;1955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形成了新的复旦大学药剂学科。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9月搬迁至张江校区,现有集中用房面积4500 m2。拥有国家级“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实验室(三级)”、符合GMP要求的“药物制剂中试实验室”以及“放射性示踪技术平台”,也是“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盟单位。复旦大学药剂学科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团结进取的优良传统,弘扬严谨求实的学风,先后涌现出一批知名教授,如赵士寿、奚念朱、金昭英、王登明、马远鸣、徐惠南、裴元英、蒋新国、丁建东、陆伟跃等,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历任学科带头人共同努力下,本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十五”以来,在智能化递药系统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术团队

        本学科学术团队由一支以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组成,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9名。拥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名。


研究方向

        本学科通过多年积累和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明显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研究方向,即:药物靶向策略及其给药系统、药物新制剂与新剂型、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体内外评价,构建成了药剂学科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科学研究

                                                                                                                                                                                                           本学科坚持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发展创新性关键技术,形成了“厚基础、重交叉”的学科特色。“十一五”以来,在脑内靶向递药研究方面主持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在药物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研究方面主持“国家重大创制新药单元技术平台”建设项目1项,在智能型材料设计、肿瘤靶向递药技术主持 “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在相关研究方向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基金课题30项;发表SCI(IF >2.0)10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4项;新药证书和临床批件12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3项。


人才培养

        本学科为本科生开设《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10余门课程,其中《药剂学》被列为上海市重点课程,;为研究生开设《高等药剂学》、《药物靶向传释系统》、《药用高分子材料》等14门课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荣获了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本学科曾为药物制剂领域培养了中国两位药剂学院士侯惠民研究员和李大鹏教授,“十五”以来,培养研究生122名,其中博士36名;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4项。


学术交流

        复旦大学药剂学科在国内外药剂学界同行支持下,连续三届(2005年、2007年、2009年)领衔承办“国际药物制剂论坛”,其已成为国内药物制剂领域盛会及与国际药剂学同行学术交流平台和科技合作桥梁,也突显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电话:(021-51980000)
邮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