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English
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
导航
网站首页
系室概况
发展历史
人员结构
系室领导
师资队伍
系室新闻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荣获奖项
参加学术交流
合作交流
交流访问
技术服务
人才招聘
系室介绍
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同时也是原上海医科大学的同位素中心实验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上海医科大学成立了核医学研究所,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此时又是核医学研究所的核药学研究室。朱桐教授是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的创始人,第一任主任由王登明教授兼任;第二任主任为朱桐教授;此后历任主任分别为龚佳玲教授、朱建华教授和李聪教授。2019年放射药学教研室更名为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
更多
本系新闻
更多
Adv Sci 柳暗花明:可视化免疫抑制巨噬细胞定位胶质瘤边界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等特点。手术是胶质瘤治疗首选方案。但由于胶质瘤脑内浸润性生长特性,外科医生往往难以在术中准确界定胶质瘤边界并引导切除,导致胶质瘤术后高复发率。目前临床使用的磁共振和术中荧光等胶质瘤定位技术主要基于癌细胞导致血管结构破坏,其勾勒的是血脑屏障破坏区域,而不是胶质瘤真实边界。由于胶质瘤边缘癌细胞密度降低,削弱了癌细胞靶向成像技术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导致胶质瘤浸润区域的准确定位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术中定位胶质瘤浸润区域新策略对于改善手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聪教授课题组提出可视化免疫抑制巨噬细胞定位胶质瘤浸润边界新策略,并基于此策略开发了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实现了胶质瘤术中影像导航,相关工作以“Intra-operative Definition of Glioma Infiltrative Margins by Visualizing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为题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
Adv Sci 柳暗花明:可视化免疫抑制巨噬细胞定位胶质瘤边界
[2023-08-09]
“肿瘤免疫与分子影像”中欧国际合作论坛顺利举办
[2023-07-10]
李聪课题组阐述用于可视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异常的荧光成像平台
[2023-05-03]
李聪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启动会于深圳顺利召开
[2023-04-29]
Advanced Biology:放射性成像揭示CAR T细胞治疗实体瘤关键:分布、存活与功能
[2023-01-28]
科学研究
1、用于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分子探针 2、影像指导下跨血脑屏障高效递药 3.放射性核素标记及成像 放射性125I标记脂质包被纳米金刚石介导抗肿瘤药物大鼠体内示踪研究
更多
教师队伍
+更多
姓名:
李聪
职称:
教授
姓名:
季斌
职称:
研究员
姓名:
钱隽
职称:
副教授
姓名:
雷祖海
职称:
青年研究员
姓名:
王璐
职称:
青年研究员
姓名:
王聪
职称:
青年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