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English
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
导航
网站首页
系室概况
发展历史
人员结构
系室领导
师资队伍
系室新闻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荣获奖项
参加学术交流
合作交流
交流访问
技术服务
人才招聘
系室介绍
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同时也是原上海医科大学的同位素中心实验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上海医科大学成立了核医学研究所,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此时又是核医学研究所的核药学研究室。朱桐教授是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的创始人,第一任主任由王登明教授兼任;第二任主任为朱桐教授;此后历任主任分别为龚佳玲教授、朱建华教授和李聪教授。2019年放射药学教研室更名为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
更多
本系新闻
更多
Nat Commun | 构建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流可视化AI模型筛选抗AD药物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在维持细胞能量稳态、氧化应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大脑高能耗需求,神经元线粒体数量往往是外周体细胞的几十至数百倍。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群体健康和能量稳态的关键事件。线粒体自噬包括受损线粒体被自噬小体包裹并最终运送到溶酶体降解等步骤,通常涉及三种类型线粒体自噬中间体:线粒体、线粒体自噬体和线粒体溶酶体。线粒体自噬中间体数量比例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不仅与神经元能量稳态维持、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密切相关,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阿尔茨海默症(AD)发展过程中,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不但与线粒体损伤、细胞能量供应短缺、毒蛋白沉积等事件密切相关,还往往早于认知障碍等典型症状出现。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诱导药物能够降低AD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病理沉积,增强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缓解AD相关认知障碍。因此,可视化活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水平及其关键中间过程体对于了解AD发病机制和药物筛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通常源于其关键中间过程受阻;其次,不同药物对线粒体自噬中间体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可视化胞内线粒体自噬中间体的数量比
Nat Commun | 构建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流可视化AI模型筛选抗AD药物
[2025-08-21]
Cell Rep Med |比率型拉曼探针可视化炎性小胶质细胞定位癫痫致痫灶
[2025-08-14]
Adv Sci |AI驱动代谢物同步检测拉曼技术实现脑胶质瘤IDH1基因术中分型
[2025-08-14]
Angew Chem | 王聪、李聪团队开发串联比率响应拉曼探针成像癫痫灶pH震荡
[2025-05-09]
Adv. Healthcare Mater. 王聪课题组阐述创新生物纳米技术靶向神经血管复合体治疗癫痫
[2025-05-09]
科学研究
1、用于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分子探针 2、影像指导下跨血脑屏障高效递药 3.放射性核素标记及成像 放射性125I标记脂质包被纳米金刚石介导抗肿瘤药物大鼠体内示踪研究
更多
教师队伍
+更多
姓名:
王璐
职称:
青年研究员
姓名:
钱隽
职称:
副教授
姓名:
李聪
职称:
教授
姓名:
季斌
职称:
研究员
姓名:
王聪
职称:
青年研究员
姓名:
陈键
职称: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