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黄容琴 | 性 别 | 女 |
职 称 | 教授 | 学 历 | 博士 |
电 话 | 021-51980078 | 传 真 | |
电子邮件 | rqhuang@fudan.edu.cn | 个人主页 | www.dds.fudan.edu.cn 或 www.x-mol.com/groups/rqhuang |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科研楼 |
教育经历
1999.9 - 2003.6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3.9 - 2008.6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2008.7 – 2011.8 复旦大学药学院,讲师
2010.2 – 2010.8 德国慕尼黑大学药学院,博士后
2015.8 – 2016.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2011.9-2019.11 复旦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
2019.12-至今 教授
专家类别
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计划、晨光计划入选者,复旦大学首届卓学计划入选者,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Journal of Gene Medicine等6本中英文期刊编委
职务
博士生导师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2.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基于功能化磁性碳球的循环肿瘤细胞一体化检测新技术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靶向LRP1的碳纳米点跨越血脑屏障递送小分子或蛋白药物入脑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固相合成碳纳米点的光声/荧光双模成像指导下的脑胶质瘤靶向联合治疗
5.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一种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生物传感器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视化的级联靶向胶束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7. 中德合作研究项目,新型多肽修饰的精确寡聚体级联靶向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T7肽修饰的靶向脑胶质瘤双载药纳米递释系统的构建及其靶向机制研究
9. 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穿膜肽修饰基因递释系统及其抗肿瘤研究
10. 复旦大学首届卓学计划项目,脑胶质瘤靶向药物递释研究
11. 教育部新教师基金项目,Angiopep修饰纳米基因递释系统的脑靶向机制及其抗帕金森病的研究
12. 技术开发项目,多功能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协同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13. 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的脑胶质瘤靶向药物递释系统
获奖及荣誉
2019年度上海药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9年 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榜单(全球遴选21位)
2016 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4 “Merck-Fudan Scholarship for Excellent Young Teachers”
2012 复旦大学“港爱赞助优异奖教金”
2011 复旦大学“第一三共制药”奖教金
2011 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
2010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201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009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2008 “全国药学博士论坛优秀报告一等奖”
2019-现在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委员
2019-现在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青年编委
2019-现在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
2018-现在 中国药学会药剂学专委会首届青年委员
2018-现在 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委会首届青年委员
2018-现在 受邀成为“瞭望智库专家库”的首批入驻专家(瞭望智库为目前唯一在建的国家级在线智库平台)
2018-现在 当选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2017–现在 Journal of Gene Medicine编委
2016–现在 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会员
2016–现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Research编委
2015–现在 《药学研究》编委
2015–现在 美国化学会ACS邀请会员
2014–现在 SAJ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编委
2013–现在 JACS,ACS Nano,Biomaterials,Small等期刊审稿人
2011–现在 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2008–现在 上海市药学会会员
1. 肿瘤联合治疗研究
2. 新型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3. 靶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肿瘤的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的研究
4. 靶向跨血脑屏障策略研究
主要是通过构建在生物医学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纳米新材料,在评价其在生物体系中的行为和生物安全性的基础上,用于跨越血脑屏障、药物靶向输送、肿瘤影像、肿瘤光学治疗等方面。研究工作包括将聚合物高分子、石墨烯、介孔硅以及多功能复合纳米材料引入作为载体,在改善其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用于基因治疗、化疗、肿瘤光热治疗以及肿瘤诊断、联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设计并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基于碳硅复合纳米材料的化-光热联合治疗系统,证实了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实时监测、可控释放、靶向协同效果。比如,成功制备出既具有靶向性又能实现化疗和光热协同治疗的新型可控递药系统,同时巧妙改善了石墨烯类无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低(疏水)、载药不稳定等问题。该系统具有pH响应、NIR响应以及缓释等多重优良性能,显示出对脑胶质瘤细胞高效协同治疗效果(该成果发表于JACS)。进一步制备出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具有双有序介孔的纳米球,实现对疏水性化疗药物更优良的可控递释和对乳腺癌细胞更强的化-光热联合杀伤性能,并通过激光共聚焦阐明了给药体系靶向输送药物进入细胞的行为,为乳腺癌的高效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也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发表于ACS Nano)。
2. 实现并拓展了多种基于聚合物高分子的脑胶质瘤靶向诊疗系统。比如,使用LIM激酶2蛋白中的核定位信号序列LNP修饰基于树状高分子的纳米基因递释系统,利用LNP多肽非常好的穿膜能力,明显提高载基因纳米粒的跨血脑屏障转运效率,且经LNP修饰后,纳米基因递释系统抗脑胶质瘤效果明显提高(该成果发表于Biomaterials)。
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SCI论文40篇,其中IF>10 的论文15篇,IF>5的论文>80%,总SCI他引超过3000次。授权发明专利5项。
1. Chen L, Qian M, Jiang HL, Zhou YW, Du YL, Yang YF, Huo TT, Huang RQ*, Wang Y*. Multifunctional mesoporous black phosphorus-based nanosheet for enhanced tumor-targeted combined therapy with biodegradation-mediated metastasis inhibition. Biomaterials. 2020, 236:119770.
2. Qian M, Du YL, Jiang HL, Huo TT, Yang YF, Guo W, Wang Y* and Huang RQ*. Biodegradable Mesoporous Silica Achieved via Carbon Nanodots-Incorporated Framework Swelling for Debris-mediated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Immunotherapy. Nano Lett. 2019, 19(12):8409-8417.
3. Li CY, Wang Y*, Du YL, Qian M, Jiang HL, Wang JX, Murthy N, Huang RQ*. Side effects-avoided theranostics achieved by biodegradable magnetic silica-sealed mesoporous polymer-drug with ultralow leakage. Biomaterials, 2018, 186:1-7.
4. Wang SS, Li CY, Qian M, Jiang HL, Shi W, Chen J, L?chelt U, Wagner E, Lu WY, Wang Y*, Huang RQ*. Augmented glioma-targeted theranostics using multifunctional polymer-coated carbon nanodots. Biomaterials. 2017, 141:29-39.
5. Meng Y, Wang SS, Li CY, Qian M, Yan XY, Yao SC, Peng XY, Wang Y*, Huang RQ*. Photothermal combined gene therapy achieved by polyethyleneimine-grafted oxidized mesoporous carbon nanospheres. Biomaterials, 2016, 100:134-42.
6. Li CY, Meng Y, Wang SS, Qian M, Wang JX, Lu WY, Huang RQ*. Mesoporous Carbon Nanospheres Featured Fluorescent Aptasensor for Multiple Diagnosis of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 ACS Nano. 2015, 9(12):12096-103.
7. Yao H, Wang KY, Wang Y, Wang SS, Li JF, Lou JN, Ye LY, Yan XY, Lu WY, Huang RQ*. Enhanced blood-brain barrier penetration and glioma therapy mediated by a new peptide modified gene delivery system. Biomaterials. 2015, 37:345-52.
8. Wang Y, Meng Y, Wang SS, Li CY, Shi W, Chen J, Wang JX, Huang RQ*. Direct solvent-derived polymer-coated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dots with high water solubility for targeted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glioma. Small. 2015, 11(29):3575-81.
9. Wang Y, Wang KY, Zhang R, Liu XG, Yan XY, Wang JX, Wagner E, Huang RQ*. Synthesis of core-shell graphitic carbon@silica nanospheres with dual-ordered mesopores for cancer-targeted photothermochemotherapy. ACS Nano. 2014, 8(8):7870-9.
10. Wang Y, Wang KY, Zhao JF, Liu XG, Bu J, Yan XY, Huang RQ*. Multifunctional mesoporous silica-coated graphene nanosheet used for chemo-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targeted therapy of glioma. J. Am. Chem. Soc. 2013, 135(12):47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