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药学路,启航新征程——药学院2023级本科生新生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3-08-30浏览次数:468

       829日上午,来自五湖四海的药学本科新生齐聚一堂,同上新生第一课。药学院党委书记、药剂学教授王建新以《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迈步从头》为题,为124名本科生授课。

授课现场

       “什么是药学?”王建新书记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出发,拉开了这堂课的序幕。他的声音在教室中响起,引发了在场同学们的思考。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药学的起源就与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紧密相连。”药学专业从诞生到壮大,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药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新生们面前徐徐展开。上世纪六十年代,恶性疟疾肆虐,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不畏困难,历尽艰辛,最终研制出青蒿素,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药学人的智慧和毅力;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引起了全民广泛讨论的 “格列卫”事件…王建新书记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代代药学人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什么挑战?”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下,他深入介绍了“新技术驱动下全球医药不断发展”“现代药物研发的流程”等内容,为同学们勾勒出当今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前沿趋势,唤起了同学们对药学未来的无限遐想。同时指出,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个人需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勇敢追求梦想,不断拓展视野,挑战自我,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投身于药物的探索与发现过程,为药学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生提问

       在听了这堂“新生第一课”后,在座的新生纷纷举手,踊跃提问。同学们提的的问题既涉及个人发展,也涵盖药学专业的学科前景、学术研究方向等,王书记一一作答,他的回答简单又富有启发,赢得了现场一片掌声。

       最后,王书记向新生提出真挚的建议和希望,愿每一个复旦新药学人能进行全方位成长、养成自主管理、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将怀着憧憬和信心,踏上药学之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与新生班级合影

新生感想

       陈泐同学:王书记带领我们穿越历史长河,回顾药学发展历程,从神农尝百草到屠呦呦团队以身试药,无数药学人前赴后继,一次次的碰壁与突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长河中无数药学人的坚持与努力,领会到作为新时代药学人的责任与使命,也看到了药学光明的未来。相信这会激励着我新时代把握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在药学漫漫长路上进无止息,上下求索。

       岳正阳同学:王老师的第一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作为药学人的骄傲与自豪,也让我领会到了身为复旦药学人、中国药学人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担当。感谢王老师,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们领悟了药学的真正含义——以悬壶济世之药心,铸民族之魂,担人类使命。

       王玺雯同学:在上海的蒙蒙细雨中,我迎来了大学开学后的第一堂课,这一课让我体验到了与小学、初中、高中不一样的上课环境和氛围,也让我真正的知道大学的课堂原来是如此有趣。主讲人王建新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药学专业的基本状况。一种药的生产发展再到投入生产等等过程被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由原本的枯燥变得灵动有趣。同时药学和人工智能联动的相关课程也让我深刻感受到药学专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我深受其中氛围的感染,对大学的课堂越来越期待,对未来四年的大学也有了更多的希望和憧憬。

       包婉欣同学:王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深刻领会了药学专业的宏大前景和非凡魅力。新药的研发为人们带来健康福祉的背后是无数药学人怀揣家国情怀、坚持着奔赴梦想的身影。从实验室里陈列着的瓶瓶罐罐再到最后的四级临床研究,创新药的研发无疑是高风险、高投入,但是高回报的过程。而我国身为人口大国,新药的研发潜力显然尚未完全激发。听闻教授对张江的一类新药上市数近全国三分之一的介绍,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在张江投身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也不辜负社会对学子们的期待。

(撰稿: 陈泐、岳正阳、叶全伟)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电话:(021-51980000)
邮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