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Materials | 孙涛副教授、蒋晨教授研究团队:基于工程化细菌外膜囊泡的共递送纳米平台克服免疫抵抗以增强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

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次数:10

除了血脑屏障(BBB)外,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治疗的效果还受到以极低免疫原性为代表的内在性免疫抵抗和以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为代表的适应性免疫抵抗的限制,这意味着需要联合递送多种免疫治疗剂或同时调节不同细胞。然而,不同免疫治疗剂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给载体的选择以及共递送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细菌外膜囊泡(OMVs)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菌自发产生的纳米级双层脂质囊泡,因其具备作为载体(类似细胞外泌体)、免疫佐剂(从母菌的外膜和周质中继承许多免疫原性成分)以及跨越BBB(基于外膜蛋白与gp96的相互作用或者搭乘中性粒细胞)的多功能特性,在治疗GBM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传统的OMVs在系统给药后会导致毒副作用以及BBB紧密连接的破坏。

鉴于此,我院孙涛副教授、蒋晨教授研究团队引入了经过工程化改造的OMVs以降低毒性,并进一步通过简单的肽修饰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组装的纳米平台。该纳米平台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生物安全性,并且在Angiopep-2的协助下能够连续穿越BBB并靶向GBM。随后,OMVs上的免疫原性物质以及所负载的CD47-siRNA和阿霉素能够分别促进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重编程和增强其吞噬能力,并提高GBM的免疫原性,最终克服 GBM 的免疫抵抗,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相关成果以“Engineered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Vesicles-Based Doxorubicin and CD47-siRNA Co-Delivery Nanoplatform Overcomes Immune Resistance to Potentiate the Immunotherapy of Glioblastoma”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复旦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游昊宇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药学院孙涛副教授、蒋晨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和张江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418053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电话:(021-51980000)
邮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