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了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立项的名单,全市共有23家平台获得立项。依托复旦大学药学院申报的“上海市生物医药放射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榜上有名。
2021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生物医药创制相关放射性技术亟需发展的需求和现状。生物医药放射性技术不但能促进放射性诊疗药物研发,还通过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准确定量等优势助力靶标发现和功能验证、先导化合物筛选、药物递释以及临床研究等新药研发关键环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医用放射性核素种类少,核素标记、放射性检测和药效评估等放射性技术储备不足,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水平难以满足新药创制需求等诸多挑战。
本平台项目拟整合从事生物医药放射性技术的机构,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医药放射性技术综合服务平台,为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内科研院所、临床医院和医药企业提供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体外放射性检测以及药物活体放射性评价等技术服务。通过平台建设,打造一支服务于靶标发现、药动学-药效学评价、临床诊疗评估等新药创制关键链条的放射性技术专业团队,建立一套能够促进平台长期、稳定运转的保障机制,推动包括放射性诊疗药物在内的创新药物快速发展。
放射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本平台研究团队来自复旦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等放射性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等单位,拥有一批包括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人才和临床核医学科医生在内的放射药学和放射医学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在放射性药物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各个关键环节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平台负责人是李聪教授,平台目前含有固定人员15名,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93%。本平台已具备能提供对外技术服务的场地,拥有包括动物SPECT/CT等价值25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施,可提供放射性核素标记、放射性药物质控、放射性核素示踪、放射免疫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评价等技术服务。近五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与数十家国内外科研院所、领先药企、临床医院建立了密切合作,完成对外合作开发项目20余项,技术服务百余次。
放射性专业技术平台将围绕服务目标、主要任务、运行机制等,切实落实平台建设任务,尽早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开放性专业技术服务,在降低社会创新成本、营造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持续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https://stcsm.sh.gov.cn/zwgk/tzgs/gsgg/zhgsgg/20220513/baa7f4c941ad426ba3a217c7bf626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