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以“如何打造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涯金课”为题的生涯课程研讨会在张江校区晶晖厅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法莫西”学生生涯发展工作室主办,“蔚枫”生涯发展工作室协办,邀请了沪上高校就业办同仁、生涯课授课教师共同就生涯课程建设进行研讨交流,旨在讨论生涯教育和生涯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期拓展生涯工作的形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于专宗老师,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东老师,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主任蒋峰老师,复旦大学机关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双创课程教师黄芳老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蔚枫”生涯工作室负责人郁颖佳老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学工办主任、“职入心田”工作室负责人田文娟老师,药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范佳君老师以及部分辅导员代表参加。会议由复旦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法莫西”学生生涯发展工作室负责人王宁宁老师主持。
于专宗老师首先作了简短的开幕致辞,他将生涯工作比作找靶射箭,并通过“45度青年”等当今生涯规划的热点问题引出讨论。
随后,蒋峰老师以“高校生涯课程的情境式教学改革探索”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表示新形势下对生涯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归纳了目前生涯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教学目标多注重共性需求、教学过程多强调知识性以及课程评估多为“静态”评价,并对上海财经大学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介绍分析。随后蒋峰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为了解决生涯课程的痛点而开创的情境式教学的情况。情境式教学旨在通过感官体验和情感变化使得同学们产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转变,在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的课程中,情境式教学的形式包括生涯情景剧、采访学长学姐对就业的看法、“我的未来名片”等形式。参会老师深受启发,就工作室规模、课程给分标准等问题与蒋峰老师进一步探讨,以考虑将蒋峰老师的经验应用于各自的生涯工作中。
其后,田文娟老师以“系统体验式生涯主题课程的探索与推进”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她结合自己担任辅导员的经历,介绍了建设生涯课程的思路。田文娟老师起初发现一对一的生涯规划虽然有效,但一次只能解决一位同学的问题,无法辐射到更多同学,因而她在课堂上使用了“对分课堂”,即在上生涯课时将时间对分,一半留给讲授而一半留给讨论,这样同学们在讲授、独学、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对生涯规划产生更多的思考,从而获得高效率、广覆盖、能检验、速习得、可复制的系统体验式学习。最后,田文娟老师借着GPT的兴起,讨论了AI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指出具有创造力、同理心和灵活性的岗位最不容易被AI取代,也是我们未来生涯工作的方向。
黄芳老师以“ESG话语体系下生涯课教什么”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ESG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普华永道的报告中,有超过70%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已经建立了ESG战略,并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黄芳老师指出,虽然ESG是一个外来概念,目前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当今社会对ESG专业人才是有广泛的需求的,因而我们的生涯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与ESG理念相结合。而后黄芳老师也介绍了自己对于生涯课程建设的思考,她认为创业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不易被AI取代,也是未来我们的培养方向,因而我们的生涯课程需要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注重开放性、跨学科和实践性,此外她也鼓励生涯课程由2D转为3D,让同学们在动手制作一些小物件的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郑东老师以“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生涯教育思考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首先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直击目前生涯工作的痛点,包括就业课程单一、就业师资不足、规划方式手段单一、没有充分利用职业资源等,此外郑东老师也分析了目前0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包括慢就业、慢成家,以及学生思维明显、求稳心态明显等特点,而后他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分析了“慢就业”的成因,并指出我们需要从大一开始就业指导,需要全领域的生涯服务支持。郑东老师在就业宣传工作中致力于挖掘学校内的“普通人”的生涯故事,包括“挂科无数”的本科生拿到20多份offer的故事、化工专业本科生前往美的集团工作的故事以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前往腾讯工作的故事等,通过在校内宣传这类平凡人的不平凡选择,以期望帮助同学进一步明晰就业方向,学会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
交流分享结束后,各校从事生涯工作的老师就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范佳君老师从专业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黄芳老师、郁颖佳老师也同蒋峰老师进一步探讨了情境式课程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些生涯课程问题。
本次生涯课程研讨会为校内外各个不同部门的从事生涯工作的老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形成了一些共性的观点,也从兄弟院校的生涯工作中借鉴经验。此次交流是一次新的尝试,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持续举办,我们的生涯工作能得到不断进步提升,从而助力同学们高质量充分就业。
(供稿:复旦大学药学院“法莫西”学生生涯发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