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复旦大学药学院蒋晨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具有脑部病灶神经血管单元重塑功能的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系统,并进行了缺血型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近日,相关成果以《微血栓靶向胶束重塑神经血管单元并增强微循环灌注实现急性缺血型脑卒中治疗》(Microthrombus-Targeting Micelles for Neurovascular Remodeling and Enhanced 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 IF:25.809)。
缺血型脑卒中是临床上主要的脑卒中发病类型,目前作为金标准的溶栓治疗方案虽然能够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然而由于再灌注损伤的存在,患者在血管疏通后往往会出现脑部损伤进一步恶化以及血流灌注受限的“无复流”的现象,使得接近半数的患者出现残疾,严重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缓解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策略亟待开发。
图1 神经血管单元重塑聚合物胶束的构建和调控策略示意图
随着脑部疾病研究的不断进展,研究者提出以神经血管单元为基本结构的脑病理机制探究模式。神经血管单元包括神经细胞、脑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等多种脑内细胞类型,在脑卒中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包括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血管损伤等多种病理机制的级联反应使得该结构中的多种细胞同时受到影响,发生代谢、表型以及功能异常。基于以上病理特征,本研究设计并构建了一种能够靶向缺血病灶血管内微血栓的胶束递药系统,包载细胞应激通路调节药物雷帕霉素,以实现神经血管单元内多种细胞的同时调控(图1)。该聚合物胶束能够通过结合微血栓进一步跨越受损血脑屏障进入缺血病灶,在氧化应激微环境中高水平的活性氧簇(ROS)刺激下释放药物,同时消耗ROS;所载药物雷帕霉素能够上调神经细胞自噬水平对抗缺血应激状态、极化小胶质细胞为M2组织修复表型。通过载体与药物的联合作用,聚合物胶束能够实现有效的神经保护、小胶质细胞调控以及血脑屏障功能恢复,重塑神经血管单元的生理功能,增强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并减小脑部梗死灶面积。
复旦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卢逸飞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蒋晨教授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陆伟根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