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教师成果获评全国药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及教育改革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20浏览次数:14

20251120日,由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暨药学专业学位教育设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在温州召开。会议举行了第八届全国药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和首届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优秀案例颁奖仪式。我院荣获优秀教学案例、教育改革优秀案例各一项。

优秀教学案例

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法在蛋白类生物药物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案例作者:李聪、高西辉、钱隽

案例介绍:蛋白类生物药物与内源性蛋白均由氨基酸组成,故体液中蛋白类生物药物的测定难于化学药物。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法是将核素引入蛋白类生物药物,借此与内源性蛋白区分,并结合HPLC等方法识别原形药物与代谢物,方法灵敏度高,是生物制品临床前药动学研究指导原则推荐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获得全面的药动学资料,为蛋白类生物药物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本教学案例中以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为例,介绍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法研究其经皮下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此外,因为本案例涉及放射性,有别于其他普通实验,所以在整个实验中还必须注意辐射卫生防护、放射性污染、实验后放射性废物规范处理等环节。本案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分析方法建立与质量控制、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可为其他生物药物或化学药物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教育改革优秀案例

基地牵引、产教协同:双轮驱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

案例作者:戚建平、陆伟根、洪兰、张艺凡、陆婷、法洪萍

案例介绍: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医药“学术+实践”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复旦大学与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共建药学硕士专业实践基地,探索“基地牵引、产教协同”双轮驱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基地整合双方学术资源与产业创新链优势,构建四维协同机制与全链条实践平台,创新“高校学术引领+行业实践赋能”模式,推动研究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完成课题研究,实现“课程-实践-转化”闭环培养。通过制度规范、资源统筹与多元投入,基地实现高质量运行,累计培养50余名药学专业硕士,成果涵盖新药研发、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等关键领域,申请专利、发表高水平论文并推动平台建设,经济效益显著毕业生就业率 100% 且岗位契合度高案例突破校地资源壁垒,形成“科研-实践-产业”良性循环,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产教融合范式。

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以教学案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推动药学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合共进,充分释放课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协同育人效能,着力培养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懂医精药”拔尖药学人才,为我国医药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字、照片:洪兰)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电话:(021-51980000)
邮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