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 |李聪、严蕙蕙、游艳构建AI赋能拉曼阵列术中定位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EGC)的 “早发现”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临床数据显示,早患者5 年生存率超 90%,而晚期却骤降至 20%‒30%。作为早期胃癌首选治疗方案,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疗效高度依赖病灶精准定位。精准定位不仅避免过度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更可减少胃穿孔等并发症。然而,早期胃癌与胃炎形态相似度高达60%,即便借助高清内镜、窄带成像等技术,仍有12%‒25% 的病例漏诊或误诊,且技术高度依赖医生经验,临床亟需更精准的诊断方法。近来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组织中ATP酶H+/K+转运β亚基(ATP4B)表达显著降低,且早癌中该蛋白下调幅度远大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阶段,表明ATP4B 下调导致的胃黏膜pH失常可能作为早癌的特异性检测信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贵金属表面分子拉曼信号极大增强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光漂白程度小、且不易受环境水干扰等特点。李聪课题组前期工作构建了基于拉曼报告元件的比率响应机制,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响应,实现标志物的快速、定量检测。 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聪教授、游艳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蔡建庭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在Advan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