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筑药魂,知行合一共成长——复旦大学药学院医药科普南昌行

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24

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切实践行“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药学院自2025年起正式启动“药育新才”医药科普中国行系列实践活动。该活动以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实践育人新范式为指导,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科普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干细胞式”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提升全民安全用药科学素养。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4月17日-20日,复旦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史雪茹、王盛,药物分析学系副教授方小泥等师生一行十人前往“药育新才”医药科普中国行系列活动的第一站——“英雄之城”江西南昌,开启了一场服务社会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的双向赋能之旅。

实践服务与接受教育相结合:科普校园里的双向奔赴

“药科普,促健康”。4月18日下午,党委副书记王盛一行前往南昌市九龙湖腾龙学校,为100余位师生开展用药科普讲座。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药学院科普分团、药学院“法莫西”学生讲师团化身“安全用药使者”,详细讲解了常用药的服用原则和水果、药物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并与学校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随后,实践团成员李启秀、刘海洋带领同学们动手制作中药香囊,师生互动间,药学知识在传授与实践中交融,既发挥药学专长,也践行“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当孩子们在幽幽药香中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时,文化传承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心田。

活动最后,实践团还在南昌市九龙湖腾龙学校进行了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复旦大学药学院的招生宣讲工作。

药学院“法莫西”学生讲师团进行“常用药的安全使用”科普宣讲

中药香囊制作课堂互动

时代责任与红色基因相结合:八一起义纪念馆里的精神洗礼

当高铁疾驰于沪赣之间时,实践团成员们手中的文献已悄然换成江西的红色地图。4月19日上午,实践团一行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感受98年前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伟大壮举,接受“任他凶顽昏黑之土,终应留意荡漾前途之赤光”的精神洗礼。锈迹斑驳的枪支静卧在防弹玻璃中,泛黄的信笺上“贺龙部队绑着领带的战士们”字迹依然遒劲。驻足江西大旅社复原场景前,革命先辈们冲破黑暗的勇气,透过弹孔墙裂纹倾泻而出。泛黄的作战计划图上,周恩来总理修改的笔迹力透纸背,将“听党指挥”的信念镌刻进历史年轮。这种精神传承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将革命文化中的斗争精神,转化为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的当代动力。

穿过时空长廊步入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塔如利剑直指苍穹。塔身镶嵌的铜制浮雕在暮色中泛着微光,药学院师生们仰头凝视,仿佛看见贺龙部队绑着领带的战士们正从历史深处走来。春风掠过塔尖的红星,将革命的火种播撒进年轻胸膛。

实践团党员代表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前合影

实践团党员代表于八一起义纪念碑前合影

师生同行与教学相长相结合:南昌大学内的师生对话

4月17日下午,在南昌大学东湖校区,学术交流会化作一座桥梁,连接起复旦大学与南昌大学的学术血脉。党委副书记史雪茹、药物分析学系副教授方小泥、学工办主任徐琛带领六位学生代表与南昌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李炜、副院长谢小连、药物分析学教授严喜鸾(复旦大学药学院2007级校友)及基础医学院教授颜念龙(复旦大学药学院2006级校友)等展开深入对话,从中药现代化到新药研发,思想的碰撞让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迸发出新的火花。这种跨越地域的学术共同体建设,既是对“集中力量办大事”革命传统的继承,也是现代科研协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实践团与南昌大学药学院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实验室外的生动课堂

4月18日下午,实践团一行前往华润江中集团,先后参观中医药祖浮雕广场、江中馆、液体制剂车间和科研中心,在过程中将药学理论融入生产实践。中医药祖浮雕广场前,师生们驻足凝望,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代医药先贤对话;江中馆内,现代中药的醇香与历史文脉交织,让专业知识在文化传承中升华;在液体制剂车间,师生们目睹了传统智慧与现代制药的完美交融,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实验室的时空界限。在科研中心322会议室,实践团师生一行与华润江中首席科学家黄成钢、研发部负责人熊艳霞和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徐小强等就企业需求与校方人才培养方向展开深入探讨,双方围绕“中药现代化”与“智能制药”等前沿领域,共绘产学研融合蓝图,让学术智慧在产业实践中绽放。

实践团与华润江中科研人员合影

实践团参观液体生产车间

此外,实践团深入开展了访企拓岗和校友走访活动,先后拜访了10余位扎根江西医药领域的优秀校友代表:包括复旦大学校友会南昌分会会长、江西省四特酒集团副总经理吴生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友会南昌分会会长、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钟建民,复旦大学校友会南昌分会副会长、吉安恺蒂集团董事长肖咏滨,复旦大学校友会南昌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江西省省委党校教授涂颖清,复旦大学校友会南昌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秘书长、江西省农商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温泉,药学院2024届选调生、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唱祺,药学院2024届毕业生、华润江中集团研发部研究管培生邱逢兰等。在与校友们的座谈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校友们在医药监管、企业研发、产业管理等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就医药行业发展趋势、职业规划建议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结语:以红色为墨,绘就药学人的时代答卷

从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赣鄱大地的红色热土,从典籍里的中药智慧到智能化制药车间,复旦大学药学院师生在南昌实践行中完成了一场知识与信仰的双重淬炼,以专业足迹勾勒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图谱,用赤子之心诠释“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让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浸润药学创新,更让健康中国的时代使命深植心田。正如赣江之水奔流不息,药学人的红色传承与创新之路,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供稿:学生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电话:(021-51980000)
邮编:201203